通常情況下,為了滿足伺服系統的高響應性,一般伺服電機都是選用小慣量的電機,又因為伺服電機的額定輸出力矩(或額定輸出功率)越大一般其轉子轉動慣量也越大,所以單純討論電機轉動慣量的大小是沒有意義的,應該討論的是伺服電機的額定輸出伺服電動缸廠家力矩與伺服電機的轉動慣量的比值,或者說同樣額定輸出力矩(同樣額定輸出功率)的電機的轉動慣量的大小。
運用自動控制的基本原理就可以進行解釋。因為伺服驅動器加上使能后,整個閉環(huán)系統就開始工作了,但這個時候伺服系統的給定卻為零,假定伺服驅動器處于位置控制方式的話,那么位置脈沖指令給定則為零,如果用手去轉動電機軸的話,相當于外部擾動而產生了一個小的位置反饋,因為這個時候的位置脈沖指令給定為零,所以就產生了一個負的位置偏差值,然后該偏差值與伺服系統的位置環(huán)增益的乘積就形成了速小型伺服液壓缸度指令給定信號,然后速度指令給定信號與內部的電流環(huán)輸出了力矩,這個力矩就帶動電機運轉試圖來消除這個位置偏差,所以當人試圖去轉動電機軸的時候就感覺轉動不了。
伺服電機一般選擇小慣量的伺服電機以滿足較高的動態(tài)響應。當然根據伺服電機的具體應用環(huán)境,也可以選擇中慣量,高慣量的伺服電機,比如伺服電機作為主軸,對于快速響應的要求不那么高的時候,但對速度控制要求非常準確,并且經常要求運行在低速低頻狀態(tài)下,還要求能夠有編碼器仿真信號輸出的時候。而這個時候變頻器卻不能勝任。